手機版| 您好,歡迎訪問機交網!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數實融合暨數字物流產業帶報告發布會在京舉行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1-30
核心提示:12月7日,一場主題為實速的數實融合暨數字物流產業帶報告發布會于大雪時節在京舉行。此次發布會由數字貨運平臺滿幫集團主辦,會
       12月7日,一場主題為“實·速”的數實融合暨數字物流產業帶報告發布會于大雪時節在京舉行。此次發布會由數字貨運平臺滿幫集團主辦,會同交通領域、宏觀經濟專家、實體企業代表、主流媒體等近百人共話數實融合的深遠意義,從數字物流角度探索數實融合新路徑。

活動旨在通過運輸環節揭示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各個地區、各個產業運用數字貨運助力經濟發展的成果,探索數字貨運如何更好的為實體經濟服務,全面提升社會物流效率,做好各產業鏈商流背后的“無名英雄”和實體經濟發展的“底座”。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數字化撬動社會經濟效率變革”?!?ldquo;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首次將現代物流的發展提升為國家戰略,數字化物流作為現代物流的重要組成,已成為我國重要基礎設施之一。

滿幫集團副總裁陶然介紹,十年前運滿滿從零開始,到現在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 10萬條市到市線路,擁有超過375萬的活躍司機,季度服務企業貨主超200萬家。如今的數字貨運已經實現智能化車貨匹配和線上交易,不但能幫助企業輕松找車,為中小企業提供靈活多樣的運力解決方案,還能幫助企業整合、管理、調度車輛司機等運輸資源,進而促進產業鏈效能提升、擴大生意半徑。

充分把握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新趨勢,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探索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新路徑,才能為為高質量發展強根基、添活力。

“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技術對于實體經濟的影響是一場效率革命。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滲透對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極大程度提高了傳統產業運行的效率,改變了傳統經濟運行模式,深刻影響人類生產生活方式。”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所創新戰略室主任姜江說,以貨運行業為例,原來更有競爭力的是大型貨運公司,而數字技術的應用改變了這一現象,在數字化貨運平臺上,小微的創業團隊及個體司機通過更加積極的運營,不僅提高了效率,還形成了全新的商業模式,這種影響是十分深刻和深遠的。

大力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然要求,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是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運滿滿冷運總經理王玉琛介紹,通過數字化手段,可以更好的對未來貨量和車輛進行捕獲,進行供需波動跟蹤,引導運力前置,從而縮短缺車窗口期,平滑供需波動,降低運輸成本,更好的為實體經濟服務。此外,從冷運數據追蹤可得,平臺具有顯著的“去中介化”特征、減少傳統物流環節的多層加價,提高信息透明度,助力企業綜合成本降低10%以上。

對此,出席發布會的上海怡黃木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江浩深有感觸,“公司轉型全面擁抱數字物流后,物流費用下降了30%,物流效率提升了60%,倉儲周轉率提升20%,倉儲成本下降10%,數字物流對于公司帶來的提質降本增效是非常明顯的。”江浩坦言,數字化轉型對于企業來講是一場永遠不能停止的革命。

來自廣東的川為凍品創始人何志林認為,通過數字化賦能,可以有效提升周轉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川為在2020年開始在管理、運營、物流等方面對企業進行全方面的數字化轉型,經過三年時間的探索,如今公司年復利增長100%,2023年公司營收將達到歷史新高的60億,這是數字化帶給企業的紅利。”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研究室主任、公路貨運分會秘書長周志成認為,當前公路貨運領域的數實融合已經進入了產業賦能的新階段,傳統企業和數字平臺雙向奔赴,通過數字貨運平臺與具體場景結合,創造更適應場景的產品,為傳統企業提供數字化的工具和解決方案,來改變生產流程和流通方式,幫助傳統企業降本增效,共創數字驅動、協同共生的貨運物流生態圈。。

會議現場,通過對平臺近一年上億份數字貨運訂單的分析,滿幫集團發布了國內首份《數字物流產業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首次以數字物流與社會實體融合的視角洞察中國產業帶發展,從不同角度分析了“數實融合”經濟發展新格局下,物流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變化。

不同于以往產業帶報告以規模產值、經濟密度、行業類別或交通干線為衡量標準,數字物流視角下的產業帶更著眼于產業與數字化物流融合程度,具體是指以行政區域為單位,利用數字貨運平臺滿幫運輸的某一品類,經過運輸單量、噸重、運距等綜合數據的分析,認為該品類在此區域已經形成產業集聚效應的,稱之為數字物流產業帶。

《報告》顯示我國數字物流滲透率近年來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社會實體對數字物流接受度不斷提高,內陸地區近幾年邁入數實融合快車道,過去一年物流數字化增速達27%,而起步早、底盤大的沿海地區,依然保持著15%的高增速,實體經濟與數字物流的深度融合正在各行各業各區域如火如荼的上演,數字物流正從社會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成長為“大動脈”。

我國數字物流產業帶呈梯次發展特征,從產業帶數量上來看,分為以山東、江蘇、湖北為代表的第一梯隊,以新疆、湖南、重慶為代表的第二梯隊,以天津、上海、北京為代表的第三梯隊,其中山東以數十億噸的發貨量傲視全國,成為全國數字物流產業帶最全的省份,也是實體經濟與數字物流融合程度最深的省份。

整體來看,各個省份均有諸多特色的產業帶分布,無論是“世界屋脊”的西藏、還是“三江之源”的青海,無論是“極北之地”的黑龍江,還是“天涯海角”的海南島,都有超50個數字物流產業帶,數字物流與實體經濟不斷融合的案例正在神州大地遍地開花。

物流作為社會經濟流轉的“底座”,區域間產業結構調整、新舊動能轉化都反映在了物流數據的變化里。

《報告》顯示,近一年全國數字物流訂單平均運距比上一周期縮短4%,大部分地區的產業帶運輸距離均有10%以內的縮短。區域經濟一體化在持續加速,空間發展的多中心模式顯著加強,城市群和都市圈作用不斷提升。

此外,通過數字物流產業帶前后周期的變化,還能清晰反映出區域經濟結構的調整。

以山東青島為例,近一年,青島產業大換血,發貨量前十名中,八個都有變化,由22年的面粉、飼料、米類麥仁等產業轉變為23年的設備配件、鋼鋁結構、機械等以制造類為主的產業帶,“浩克山東”也在實現由“綠巨人”向“鋼鐵俠”的轉變。

滿幫表示,希望這份《報告》不但能對中小企業尋找商機有幫助,也希望能夠給司機提供一個貨物趨勢的洞察,幫助他們到各個地方更好的接單和提供服務。(左文)

?
?
分享到:0
?
?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行業資訊
圖文資訊
我國有望率先建成空間太陽能電站 國網南京公司“管家式”智能機器人正式“上崗”
安徽合肥2017年前7個月經濟“成績單” 科學儀器開放共享助力基礎研究開啟新一輪“加速跑”
點擊排行

客服熱線:0551-62672521 業務咨詢:0551-62672521 郵箱:2268263116@qq.com

媒體合作: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在線客服: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Copyright (c) 2012 機電產品交易網 . 版權所有 皖ICP備12004440號-2

老太婆牲交全过程,免费网站日本片永久免费观看,被窝电影网午夜伦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