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您好,歡迎訪問機交網!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科學儀器開放共享助力基礎研究開啟新一輪“加速跑”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4-07??來源:中國機電產品交易網??作者:邢學海
核心提示:我國基礎研究加速發展,在生物化學、基礎物理、干細胞研究、蛋白質研究、納米研究、大科學裝置等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中國正走向高科技高速發展階段。
  我國基礎研究加速發展,在生物化學、基礎物理、干細胞研究、蛋白質研究、納米研究、大科學裝置等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中國正走向高科技高速發展階段。
 
  10年前,施一公在清華的實驗室剛剛啟動,開始第一個科學實驗。如今,他的實驗團隊于2015年發表的RNA剪接體結構已經登上了國際經典生物化學教科書的封面。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說:“2006年當我決定放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職位全職回國時,有很多人疑惑不解。今日回頭看,再沒有人會懷疑這個決定的正確性。這十年,我親身參與了中國的高速發展,深切感受到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不是一個口號,而是正在發生的進行時。”
 
  施一公的故事并非個案,近年來,中國基礎研究成果頻出,開啟了新一輪“加速跑”。
 
  持續投入打造新實力
 
  “我國基礎研究加速趕超引領,發展進入新階段。”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司長葉玉江表示,近幾年,在不少基礎研究重要領域,我國已經開始并跑或領跑。
 
  科學儀器開放共享助力基礎研究開啟新一輪“加速跑”
 
  基礎物理領域,我國取得了量子反?;魻栃?、拓撲半金屬、外爾費米子、中微子震蕩等大批原創性成果。我國科學家發現的鐵基超導材料占世界一半以上,并且保持著國際最高超導轉變溫度。我國多次刷新并始終保持多光子糾纏世界紀錄,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通信實驗衛星并圓滿完成實驗任務,持續引領世界量子通信發展。
 
  我國干細胞研究保持國際前列,率先實現小分子化合物誘導體細胞重編程和轉分化,首次證實非胚胎來源的誘導多能性干細胞具有發育全能性,首次構建出小鼠—大鼠異源雜合二倍體胚胎干細胞、破解了種間雜交的天然資源限制。
 
  在蛋白質研究領域,我國科學家首次解析了RNA剪接體的結構和分子機理,揭示了埃博拉病毒糖蛋白和其受體蛋白相互作用機制,解析了菠菜主要捕光復合蛋白質機器的結構……這些成果都在國際上受到廣泛關注。
 
  我國納米研究整體實力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我國科學家開辟了國際梯度納米結構材料研究新領域,為發展高性能金屬結構材料提供了新途徑;
 
  運用“納米限域催化”新概念,實現了甲烷一步高效生產高值化學品,有望顛覆煤化工近百年來傳統反應路線;成功制備出5納米柵長碳納米管晶體管,實現速度和動態功耗超越硅基器件。
 
  大投入打造新實力。這些成果的取得,與我國在基礎研究中不斷增長的投入密切相關。
 
  北京大學教授謝心澄院士就表示:“做物理需要錢,對于物理的發展,國力的發展是有很大幫助的。我們近15年科研條件不斷提高,跟美國先進實驗室比,起碼在儀器上不吃虧了。近幾年,我們確實創新能力不斷增加,而且做出了很多原創性的工作。”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司長葉玉江介紹,“十二五”以來,我國不斷優化財政性科技投入結構,基礎研究經費投入持續增長?;A研究投入從2011年的411.8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716.1億元,增長了73.8%,年均增幅14.8%。中央本級財政基礎研究支出500.45億元,占中央本級財政科技支出的20%。
 
  除了財力投入,人力投入也不斷增加。我國從事基礎研究的全時人員總量由2011年的19.3萬人年增加到2015年的25.3萬人年,增長了31.0%。2015年,我國留學歸國人員比2011年增加了119.7%,已經翻倍。2016年我國“高被引學者”數量增加到197人,占總數的6.0%,數量超越德國位居第三位。
 
  “我國基礎研究隊伍的人員規模已與美國等少數科技大國相當,中青年科學家已經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后備人才隊伍逐步成長,一大批優秀團隊正在崛起。”葉玉江說。
 
  深化改革帶動新引擎
 
  如果說,基礎研究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創新就是基礎研究發展的新引擎。
 
  深化改革,推動了我國科技創新基地的優化布局。
 
  目前,中國已經在數理、化學、生物、醫學、地學、信息、材料和工程等8個領域建成255個學科類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了177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22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7個軍民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和18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港澳伙伴實驗室。
 
  “這些實驗室已成為國家科技創新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開展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大多數國家自然科學獎項和科學前沿成果都誕生于此。”葉玉江說。
 
  近年來,我國建設了大型先進光源、散裂中子源和強磁場等一批大科學裝置,提供了最先進的技術手段,支撐科學家們對物質基本結構、宇宙起源與演化等重大科學問題進行探索。此外,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上海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合肥穩態強磁場裝置,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室……這批“國之重器”的建成和啟用,使我國科研基地創新實力大幅提升。
 
  “我國大科學裝置建設進入了快車道,取得了很多重大科學成果,有些已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中科院高能物理所陳和生院士說。
 
  深化改革,促進了我國科技基礎資源的開放共享。
 
  科研設施與儀器的開放共享,通過建立健全政策制度、實施開放共享后補助機制和創新券政策等方面的改革獲得大力推動??蒲性O施與儀器國家網絡管理平臺已建成并上線運行,包括3100家單位的58個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原值總額達670億元的4.7萬臺(套)大型科研儀器。葉玉江透露:“科研設施與儀器的開放率達到71.2%,各類在線服務平臺服務用戶超過6.2萬個,總服務次數突破130萬次。”
 
  科技部、財政部還會同相關部門和地方,重點推動公共財政支持科學數據、生物種質資源和實驗材料等科技資源向社會開放,目前已經形成28個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開通“中國科技資源共享網”,推動全國近800家高校院所和企業參與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年均服務各級各類科技項目逾萬項,為大型飛機、重大新藥創制、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載人航天工程、國家千億斤糧食工程等重要項目提供了科技資源服務。
 
  深化改革,釋放了我國基礎研究的活力和動力。
 
  近年來,國務院相關部門相繼制定了一批重要政策措施,開展擴大高校院所自主權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關于優化學術環境的指導意見》《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中科院發布卓越創新中心建設計劃……這些政策的實施,為我國基礎研究發展打造了新引擎,提供了新動力。
 
  健步開啟新征程
 
  持續投入、深化改革,正在讓中國的基礎研究積蓄起令世界矚目的實力,學術工作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最近這幾年,中國的崛起非常之快,無論學術產出還是學術影響力都快速增長,呈現明顯的攀升過程??梢哉f,我國高水平科研成果已經從涓涓細流變成江河縱橫,有望成為汪洋大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衛表示。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發表在最具影響力國際期刊上的論文數量已連續6年居世界第二位,近5年來全世界發表的高影響力論文中我國占18.1%,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家的比例3年內從4%增長到6%。
 
  國際影響力的提升不僅表現在論文產出上,也表現在我國科學家的名望提升上。近年來,我國科學家的最新成果屢獲大獎,王貽芳研究團隊獲2016年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潘建偉、方忠團隊多次獲美、歐物理學十大年度突破。我國科學家越來越多地參與國際大科學研究計劃,在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全球海洋觀測計劃(ARGO)等計劃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國際學術組織和國際知名科技期刊擔任重要職務的我國科學家人數,也有明顯增加。
 
  未來幾年,我國基礎研究將如何銳意進取,更上一層樓?
 
  “科技創新需要積累,特別是基礎研究。”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我國將繼續組織實施重大基礎科學項目,筑牢基礎前沿研究根基。將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優化學術環境,主動挑戰科學難題,鼓勵探索和協同創新,寬容失敗,推進我國基礎研究實現從量變向質變的躍升,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基礎。
 
  據悉,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目前已進行了全面部署,在新的5類計劃中,基礎研究的部署更加系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自由探索的基礎研究,強調學科均衡發展,為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提供支持;重大科技專項聚焦國家重大戰略目標,啟動“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等一批“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設置“戰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領域,加強前瞻性、戰略性、基礎性部署,啟動干細胞及轉化研究、納米科技等6個重點專項,同時還啟動了國家質量基礎、磁約束核聚變等2個重點專項,在全鏈條設計的重點專項中對基礎研究也進行了全面部署。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基礎研究任重道遠。我們期待著,中國的基礎研究在這新一輪“加速跑”中,跑出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科學儀器開放共享助力基礎研究開啟新一輪“加速跑””機電網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更多行業資訊,請點擊關注:機電行業
?
?
分享到:0
?
?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行業資訊
圖文資訊
我國有望率先建成空間太陽能電站 國網南京公司“管家式”智能機器人正式“上崗”
安徽合肥2017年前7個月經濟“成績單” 科學儀器開放共享助力基礎研究開啟新一輪“加速跑”
點擊排行

客服熱線:0551-62672521 業務咨詢:0551-62672521 郵箱:2268263116@qq.com

媒體合作: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在線客服: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Copyright (c) 2012 機電產品交易網 . 版權所有 皖ICP備12004440號-2

老太婆牲交全过程,免费网站日本片永久免费观看,被窝电影网午夜伦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