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您好,歡迎訪問中國機電產品交易網!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機電新品 ? 正文

機遇之下,機器人能否分羹口罩百億市場?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3-04
核心提示:危與機,常常像硬幣的兩面,相伴相生?! ?020年2月23日,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國家領導
       危與機,常常像硬幣的兩面,相伴相生。
 
  2020年2月23日,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國家領導人曾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疫情對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其表示,“一些傳統行業受沖擊較大,而智能制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要以此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制造企業,如何把握機遇?這個課題首先被放在了口罩生產的智能化提升上,盡管目前很多口罩生產廠商正疲于應付突然暴漲的需求,并未沉下心思升級設備,但疫情的“后遺癥”或許會為機器人的進入打開一個缺口。
 
  “口罩生產還是以半自動化為主”
 
  “一罩難求”愈發嚴峻之后,在政府的主導下,各企業迅速行動起來:手工縫制口罩、用縫紉機縫制口罩、汽車流水線改造生產口罩等。
 
  有媒體報道,內蒙古鄂爾多斯集團,在沒有口罩生產線的情況下,調用幾十名熟練的機縫工一個個地生產,并把生產出來的防護口罩、防護服交給防控指揮部消毒、調配。
 
  比這種因為“趕鴨子上架”而被迫采用原始生產方式更高級一點的是,擁有口罩生產線的傳統口罩廠商,而口罩生產線又分為半自動化產線和全自動化產線。
 
  有業內人士表示,口罩行業此前的自動化水平其實不高,不要說全自動化口罩機,其實很多口罩廠之前用的都是半自動化的設備,裁片和焊耳帶都是分開的,基本上靠人工來串聯,即使用自動化口罩機,也是人工在后面收集口罩,然后再進行包裝,有的是用整包機包裝,有的是直接買成品的袋子往里套。
 
  “口罩行業有完整的自動化解決方案,但我們為業內集成商制定口罩機運控方案的時候發現,他們的生產能力參差不齊,半自動設備的產能也有較大差異。”眾為興市場總監王亮說。
 
  一位口罩生產企業負責人表示,他的工廠是半自動化機器作業,口罩生產線共兩組,每天能生產15萬只口罩。
 
  而全自動生產從無紡布進布口開始,多層疊加、壓實、分揀、口罩上袋、貼標,最后成品輸出,大概是1秒1個口罩,或者2秒3個口罩。
 
  目前最為緊缺的N95口罩,因為其材質柔軟,又是半圓形結構,很難實現全自動的上下料搬運。普通醫用口罩或是防護服,也大量采用各種無紡布材質,透氣、柔軟的特性,使得自動化分層、搬運成為行業難點,也制約了生產設備的自動化水平。
 
  疫情下被放大的人工問題
 
  限制口罩生產產能的因素除了設備之外,還有人工,而人工這一限制因素在疫情的催化下被放大。
 
  事實上,跟3C行業組裝產線相比較,口罩生產線的人工算是比較少的,如果不是疫情,大家可能不會意識到人工的制約因素如此之大。
 
  據悉,朝美日化以3倍工資請員工返廠,僅除夕當日休息半天,工人平均的休息時間最多只有4個小時;而在正月初二復工的仙桃漢克防護用品公司以五倍工資勸當地工人回廠,勸工人上班,還需要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對廠區進行消毒、讓工人穿上防護服。
 
  前段時間,即便是提高工資,還是缺人。“為防控疫情需要隔離,很多回村的工人都出不來,出來的到工廠又進不去,大大影響了產線效率。”有口罩生產廠商吐槽。
 
  此前,36氪發表了一篇名為《一個口罩廠商的自述:一直在想辦法挺下去》的文章,文章中,中環力諾創始人龔興錄提到,“我們合作的工廠用的都是次先進的機器,工人需求量很大。一天生產200萬片醫用平面口罩和6萬個KN95折疊口罩,大概需要500多個工人。”
 
  龔興錄還提到,一次性平面口罩對工人需求不大,只要設好機器,一下子就出來了,直接打包就OK了。KN95是折疊的,要求密合性,鼻梁條和里邊的鼻梁墊都需要人粘上去。
 
  在人員緊缺的情況下,黨員干部、餐飲員工、二胎寶媽、休假白領等都不得不進入了口罩生產車間。
 
  “現在口罩急缺,口罩廠需要包裝工,我們義不容辭頂上!”1月29日,金華市金東區孝順鎮的金華美鑫防護用品有限公司車間里,45歲的黨員志愿者莊志洪對采訪他的記者說。在他所在的車間,還有10多位志愿者也在爭分奪秒趕工。
 
  業內人士提出,目前口罩產線提高效率的方式,就是增加流水線機器,機器越多,生產越快,一個車間只需要幾個工人就可以看住了。
 
  目前全自動化的口罩產線還是需要部分人工,主要是后段包裝部分,分組進行小包裝,然后多個小包裝入大箱,準備運輸,而這部分人工其實都可以用機器人替代。
 
  機器人在口罩產線中
 
  在這次跨界生產口罩的大軍中,車企反應迅速,在極短的時間內搭建起了口罩生產線,除了擁有潔凈要求達標的車間之外,更得益于機器人的應用,因為機器人在柔性生產中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有知情人士指出,現在的國內車企,已經開始使用機器人制造,大量的自動化裝備充斥著整個車間,只要迅速的采購生產口罩的設備,略微更改一下智能程序,批量生產就沒有問題。比如陜西晉城的一家車企只用了48小時就完成了談判、落地、生產兩條醫用口罩生產線,效率可見一斑。
 
  口罩自動化生產的主要工藝流程分為:耳帶自動入料、超聲波耳帶熔接、無紡布邊帶入料及包邊、超聲波邊帶熔接、邊帶切斷、成品輸出、計數、堆疊、輸送帶裝置送出。
 
  目前機器人在口罩生產中雖然有應用,但量還比較少。這從另外一個角度也表明,機器人在口罩生產中的應用還是有機會的。
 
  在給口罩生產廠商提供產線自動化完整的運控解決方案的同時,埃斯頓還提供了口罩生產中對口罩的抓取、裝盒裝箱等需求。
 
  其中,口罩的高速抓取,可根據節拍選擇六軸迷你機器人、并聯機器人或者高速運控機構模組,搭配英國TRIO運動控制和埃斯頓伺服;口罩高速裝盒可將成品口罩進行高速裝盒處理,大量節省人工在裝盒時間,可根據節拍選擇水平關節四軸機器人或者并聯機器人;裝箱應用采用埃斯頓六軸迷你機器人,滿足快速裝箱的需求。
 
  在翼菲自動化自主研發、設計的口罩智能化包裝系統高效解決方案中,以高速并聯機器人為核心,結合傳送帶跟蹤技術以及視覺識別技術,單套系統可代替人工4-6人,生產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可24小時不間斷作業,較大程度緩解人工緊缺的問題。
 
  在匯通自動化口罩生產車間,華盛控的并聯機器人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抓取過程中,如果是人工操作的話,2個人同時操作,一分鐘也只能抓取產品60片左右,但是通過并聯機器人,每分鐘可以抓取100片左右,而且全部工序下來可以節省8-10名勞動力,不僅大大節約了勞動力,還提高了效率。
 
  除此之外,還有眾為興依托于醫療行業所積累的實際項目經驗,利用眾為興SCARA機器人,配合眾為興控制器+伺服來完成分揀、碼垛等工藝。
 
  機器人不僅僅可以應用在口罩生產線上,還可以應用在口罩原材料產線中。
 
  湖北仙桃是全國重要的無紡布生產基地。自1月21日起,仙桃恒天嘉華非織造公司就借助發那科10臺碼垛機器人24小時在口罩生產流水線上的引導、定位、識別和自動化生產線集成應用的性能優勢,提高制造速度、加大無紡布產量。
 
  在佛山南海九江口罩無紡布廠,發那科機器人口罩生產線也全力開工生產。該廠主要生產口罩和防護服原材料等,從1月22日起,10臺上海發那科碼垛機器人沒有待工過。
?
?
分享到:0
?
?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行業資訊
圖文資訊
蓬安無人駕駛耕整機 開啟耕地新模式 首個飛行汽車專業面世!未來人類出行都靠飛?
技術改造撐起“五征制造”的鋼筋鐵骨 傳感器新應用層出不窮:研發邁向“高精尖”
點擊排行

客服熱線:0551-69106578 業務咨詢:0551-69106578 郵箱:2268263116@qq.com

媒體合作: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在線客服: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Copyright (c) 2012 機電產品交易網 . 版權所有 皖ICP備12004440號-2

老太婆牲交全过程,免费网站日本片永久免费观看,被窝电影网午夜伦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