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您好,歡迎訪問中國機電產品交易網!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機電名家 ? 正文

“新基建”中的特高壓是什么?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3-26
核心提示:這段時間,新基建火得一塌糊涂,從新聞到股市,從紅頭文件再到地方項目,新一輪以科技端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成了一次下注國運的
      這段時間,新基建火得一塌糊涂,從新聞到股市,從紅頭文件再到地方項目,新一輪以科技端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成了一次下注國運的機會。
 
      和傳統的“鐵公基”不同,新基建中的七大領域主要在科技領域發力,許多專家和媒體認為,特高壓是新基建亮點。
    
       然而,很少有能把它說明白。
 
      一、“旱澇”中和,電力是科技基石
 
      什么是特高壓?
 
      在我國,電壓等級一共分為安全電壓、低壓、高壓、超高壓、特高壓五種,特高壓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和1000千伏及以上的交流電,是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輸電技術。
 
      根據國家電網數據,一回路特高壓直流電網可以輸送600萬千瓦電量,相當于現有500千伏直流電網的5倍左右,同時輸送距離也是后者的2到3倍,還要節省60%的土地資源。
 
      我們知道,中國是一個工業大國,電力產銷量一直逐年攀升,但是早期的電力供應并不健康。
 
      以2003年為例,全國范圍內出現了一場罕見的電荒,全國各省市爆發缺電危機,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用電大省,甚至包括煤炭資源豐富的山西省,均不斷出現拉閘限電的尷尬,湖南一些省市更是直接停電一個月。
 
      受電荒帶動,水泥、鋼鐵等原材料價格也大漲,工廠叫苦不迭,蠟燭脫銷,整個中國的發展進程都陷入了被動。
 
      電荒原因有二:1、煤電兩大壟斷行業多年扯皮,電力設施發展緩慢,相關投資僅占總投資7%,各地發電資源不平衡。2、經濟快速發展,耗煤耗電的重工業發展迅猛,電力需求猛增14%。
 
      痛定思變,電力資源作為國家發展的基石,由此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多年來,國家大力推動石油、風力、煤炭、水利等發電,但是不同地區之間差異巨大,76%的煤炭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80%的水能分布在西南部,絕大部分風能、太陽能分布在西北部,而70%以上的用電需求卻集中在中東部。
 
      經濟發達的地方鬧電荒,電力資源豐富的地方又浪費,實在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我們知道,電力不便于儲存,而中國的電力產銷量又逐年升高,而電力是新基建的共同上游,不管是5G、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還是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這些技術的建設和運行都離不開電力網絡。
 
      以5G為例,它的基站數量將是4G的4-5倍,每臺基站的耗電量是4G基站的3倍以上,也就是說5G耗電量將會是4G時代的12~15倍以上,這對電力的消耗是空前的!
 
      所以,中國要想在新科技領域占據一席之地,發展特高壓是大勢所趨,它是基建中的基建,是未來科技產業的底層保障。
 
      同時,特高壓作為一個重大領域,具有產業鏈長、帶動力強、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等優勢,能為國家經濟托底,為未來幾年的經濟建設注入強勁活力。
 
      二、規模世界第一,仍有巨大缺口
      特高壓在輸電和安全方面,相對于其他有碾壓性的優勢,但凡一個用電大國,都想辦法折騰出點名堂。
 
      在國外,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研發特高壓,比如意大利、蘇聯、日本、美國、加拿大、西班牙等國,但是它們要么國土面積狹小,沒辦法很好商業化,要么是聯邦制,各州之間還有壟斷集團抵制,所以紛紛被擱置了。
 
      在我國,又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呢?
 
      中國從2006年開始,大規模投入到特高壓的研發和建設中,如今已經稱得上是世界第一,根據“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數據,我國關于特高壓的公開專利共有4366件,從2006年、2010年和2016年都是顯著增長期,這也符合中國近些年的宏觀調節節點,國家層面的戰略高度與投入,與行業發展緊密相關。
 
      截至目前,我國共有25條在運特高壓線路、7條在建特高壓線路以及7條待核準特高壓線路。
 
      “十三五”期間,我國包括特高壓工程在內的電網工程規劃總投資2.38萬億元,帶動電源投資3萬億元,年均拉動GDP增長超過0.8%。
 
        2020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根據國網基建部最新口徑,國家電網公司全年特高壓建設項目投資規模1811億元,可帶動社會投資3600億元,整體規模5411億元,同比提供兩位數字的增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舉個例子,2月28日陜北―湖北的±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其總投資金額185億元,預計可直接帶動設備生產規模約120億元,帶動電源等相關產業投資超過70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超過40000個。
 
      目前,從項目招標時間節點及過往特高壓項目設備交付節奏來看,2020、2021年也是特高壓設備制造商的交付大年,估算2019-2022年特高壓主設備的交付金額預計在87億元、228億元、283億元和34億元。
 
      那么,在這一波浪潮中,有哪些企業受益呢?
 
      在我國,特高壓主要還是以國家電網為主導,具體到執行層面,產業鏈上下游有十幾家大型企業,比如平高電氣、國電南瑞、許繼電氣、中國西電、特變電工等傳統主設備供應商,也有長高集團、思源電氣等也將受益。
 
      從企業公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的財報上來看,營業收入最多的是特變電工,三季度營收254億,第二名國電南瑞同時間段內營收172億,是特變電工的68%。其中,九洲電氣同時間段內的營收最少,共4.09億。
 
      在11類主要的設備中,電感器和組合電器的數量最多。
 
       從最近一段來看,整個特高壓板塊受到資金的熱炒,對于2020年的預期十分高,在有限的設備公司里,特高壓中標概率比較高。
 
      在整個產業鏈中,最主要的設備一共有三類:
 
     1)換流閥:國電南瑞、許繼電氣與中國西電為龍頭,中標率為42%/31%/20%,合計達93%;
 
     2)直流控制保護系統:國電南瑞、許繼電氣為唯二供應商,中標率為53%/47%;
 
     3)GIS:平高電氣、中國西電為龍頭,中標率為40%+/20+%;
 
      除此之外,以湖南長沙的長高集團為例,該公司是我國研制和生產高壓電器的骨干企業,在斷路器和隔離開關上是主要的設備商,也是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公司集中規模招標合格供應商,輸變電設備的營收占到了整個公司的79.3%。
 
      結語
 
      隨著世界范圍內,新一輪的科技驅動力的增長,電力消耗逐年增長將是一個大趨勢。在中國,能源結構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新能源的發展與特高壓逐漸緊密結合,3月22日,國家電網宣布退出了房地產,表示要持續深耕電力領域,實際上算是對下一個時代的一種接力。長遠來看,在整個中國的產業升級中,特高壓是直觀重要的一環,能否做到“全網供應、穩定安全、價格低廉”,也將成為新基建中的六大領域在國際分工中的核心競爭力。而基建一直是中國的強項,如印度、東南亞、非洲、拉美等地區,電力設施等基建一直都是痛點,在世界貿易結構和一帶一路的大主題下,特高壓也將和“鐵公基”一樣,成為中國對外出口和貿易的一張名片。
 
 
?
?
分享到:0
?
?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行業資訊
圖文資訊
通用汽車新專利 將任何汽車變成自動駕駛車 秦川集團另辟蹊徑開拓關節減速器市場
安凱客車鑄就“中國制造”新榮耀 Mobileye與德爾福合作展開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點擊排行

客服熱線:0551-69106578 業務咨詢:0551-69106578 郵箱:2268263116@qq.com

媒體合作: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在線客服: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Copyright (c) 2012 機電產品交易網 . 版權所有 皖ICP備12004440號-2

老太婆牲交全过程,免费网站日本片永久免费观看,被窝电影网午夜伦电影